Posted in: 技术栈 | Tech

2022年微博/Mastodon/Twitter的同步方法

简中互联网环境越来越恶劣,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想在社交平台发言,但后面也想通了记录本身就是意义。比较常用的零碎想法记录平台,除了处处受限的微博,就是Mastodon(翻译成长毛象或者乳齿象,介绍详见:长毛象 Mastodon 食用指南)和Twitter,前者可以自由部署放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或者选择自己信任的站长所建的站,后者必须科学上网,而且广告巨多。

我现在选用的方法是微博+Mastodon,一方面因为各种兴趣圈还是在简中网络,不能强求所有人都迁移,另一方面本身就想建个没什么人用的小号,没什么人关注,发言更自由,可以好好说话。微博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动不动删博炸号,于是就想到一个问题,能不能把微博上的内容同步到Mastodon作为备份?

Read more

Posted in: 北纬36°04′N | Dairy

封城日记(一) 没有实感的生活

自居家办公开始,到今天已经28天,其中完全封闭的日子大约14天。本应早就开始做一些记录,但思索起来,似乎也无话可说,我的生活太日常了,没有缺衣少食无家可归,也并不焦虑,甚至由于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对于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都缺乏实感。

3月14日
刚居家的时候,没想过事情会发展的这么严重。我们公司突然走在了行业前列,率先开始居家,严重怀疑是因为公司员工太多,每天上下班人员在各个区域流动会不好管理,政府强制要求。而且16号FF 6.0上线,27号又要交论文终稿,白天一堆工作要忙,晚上做自己的事,三月应该是匆忙而充实的。

3月15日
去公司开会的时候,和马老师在星巴克喝了一杯咖啡,整个街上都没什么人,咖啡店也只有我们两个,一路走到公司阳光很好。这是最近一个月来我喝的最后一杯咖啡,悠闲地最后一次散步。约好在成都看的《粉丝来信》,毫无疑问咕咕了,好在也延期了,也许下半年还有机会。

3月16日
小区第一次封闭管理,为了核酸筛查,连做两天,如果没有阳性的可以解封。

Read more

Posted in: 北纬36°04′N | Dairy

我的春节焦虑

每年春节假期可能是我们这代从小县城到大城市工作的人,置身家庭生活最紧密的一段时间,理论上应该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但我一整个都显得非常焦虑,甚至到了睡不着觉的地步。

阅读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引用汪民安的《现代性》,解释春节的焦虑可能是来自于“现代性”:首先,现代生活中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人们从城市回到乡村,是回到了一种缓慢的生活,人们的焦虑在于这种缓慢的生活会终结;其次是春节在家中时人们是一个完整地个体,回到工作之后则变成了大城市规则规训下的不完整的人,服从组织和工业机器的分配;第三则是没有一劳永逸的技能和职业,假期让我们逃离了这种困境,人们害怕会再次陷入对货币的焦虑。

某种程度上,这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左思右想,应该还有一些更深层的原因。

  1. 交流

有时候,父母会抱怨你再也不和他们说心事,而两代人的观念已经相去甚远,你们试图互相理解,但多数情况是失败的。他们想听你对于婚姻、家庭、未来的想法,也并不一定是真的想了解你的想法,只是想让你顺着他们的期望,走向一个除了你所有人都皆大欢喜的结局。

Read more

Posted in: 北纬36°04′N | Dairy

[Discours]20220131

1. 当下

新春快乐。

现在是2022年1月31日,除夕夜,在电视机前面一边看春晚一边在群里吐槽,以及写写最近的感受。

今天在家里试着亲自动手准备年夜饭,做一桌子菜实在是很累。到现在还坚持自己做饺子算是一种仪式感了,饭店买手工水饺特别方便。等到了我们这一辈做主的时候,估计年夜饭都是餐馆或者外卖来的。如果一切朝着轻松愉快的角度发展,坚持的传统的意义是什么呢?

由于防疫政策的原因,已经越来越多的人春节难以回家,后面也许一家团圆的习俗也会慢慢的淡去,这也许也是新冠带来的变化之一。

2. 压力

2022年开年事情就变得很多,一方面工作上面变动,并组工作量剧增,流程一团乱,还有人员离职,明显年后还有的折腾;一方面今年研究生要毕业,论文还没开始写,甚至可以说全无头绪。过年本身又有一堆聚会,还想看书看片,分身乏术。

可能因为这样,最近几天睡觉总是做噩梦。有一点点2019年的感觉,每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很想逃避。

Read more

Posted in: 谈谈钱 | F.I.R.E

F.I.R.E记录 之 一周年纪念 #9

不知不觉开始F.I.R.E计划也已经一年了,经历了2021年股市的跌宕(die)起(fu)伏,资产增长几乎都是龟速在爬升,好几个月是百分位在微妙增长,仔细看了看都是工资加成。

不管怎么说,也是开源节流坚持了一年,虽然2021年全年的收益只有3.1%,和2020年的21.79%比起来简直是惨淡,但2021年没赔就是赚,如果扣掉港美股的部分,收益有13.55%,只能说相信长远价值吧,继续努力。

计划追踪

目标

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用10年积累资产(投资年化收益10%),实现睡后收入支撑基本生活的目标。

达成率

当前本金完成度47.4%,总资产目标完成度24.85%,较上期记录增加0.4%。

Read more

Posted in: 字言片语 | Book Review

2021 阅读书目 简评

2021年勉强算是读书30来本,对于读书的数量暂时不做更多要求了,来年希望能够更加仔细认真地阅读。

博物馆学概论
博物馆基础理论,藏品章节相对信息量大些。脱离不了国内教材的写法,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博物馆建设,emm不宜多看。

82年生的金智英
有同名电影,推荐。书虽薄,信息量丰富,细枝末节直戳女性酸楚,但本书的读者依旧女性为主,已经说明了足够多的问题。

今夜宜有彩虹
叙事的诡计还不错,但人物和语言也太无聊了…所谓幽默推理感觉不到幽默,只觉得主角呆板无趣,作者细节塑造非常失败。

观看之道
图多字少,围绕作品复制、男性凝视、艺术占有、广告消费提出观看艺术的方法,不乏新意。就是第一篇总是穿越到本雅明,同名纪录片更好看点

Read more

Posted in: 北纬36°04′N | Dairy

2021,可能存在的往事

和往年一样,这一年顺利的从年头活到了年尾,有家人、有朋友,没有失业,大多数时间没有感觉痛苦和糟糕,是平凡安定的一年。

和朋友聊起最近两年,最常使用的形容词是没有“实感”,一切太快、太集中、太麻木,在后瘟疫时代,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多久,没有人知道。从未真正直面过病毒的威力,说不出什么深刻的体验。如果非要说病毒带来了什么实质行为的改变,除了不能出国旅游,好像也没有,但大家似乎变得更加焦虑、没有安全感,抑或是更加脆弱。

也许很久以后,回忆起2021年,会认为这是关键的一年,像万历十五年一样,成为可供抽丝剥茧的一年,但那些可能发生过的事,早已在历史中模糊。我一直记得那段话,艾略特在《空心人》的末尾所写到的:世界就这样结束,世界就这样结束,世界就这样结束,不是砰的一响,而是呜咽一声。

Read more

Posted in: 北纬36°04′N | Dairy

关于感情的两三事

  1. 2021年又一次脱单失败了。

前段时间去交友号投了个稿,论起动机的话是想对感情这件事再尝试一把。但内心里默默地想,可能这是最后一次主动地努力吧。

投稿写的没啥意思,用朋友的话来说是毫无亮点,但也收到了二十多个私信,随后一星期之后就基本趋于冷却。主要是我有点厌烦和别人从头介绍,一点一点开始认识。对面大概也没什么耐心,或者大家真的不在一个频道。由于这样密集地交流,我也更加清楚地发现,我厌恶了互相试探,为了交往的目的,功利的聊很多有意义没意义的天。

即便努力的结果如此,我还是对爱情抱有奇妙的幻想,也算难得?

Read more

Posted in: 北纬36°04′N | Dairy

[Discours]20211220

  1.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日本人总是在追求极致,比如从断舍离,再到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偏执到变态。可我们日常的消费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偏执呢,明明不需要这么多东西,但是这也想买那也想买,欲望无止境,心里却越来越空虚。《消费社会》说消费在摧毁人类的基础,消费社会是一个物品丰盛,由大众传媒支撑的恶魔般的世界。的确如此。

  1. 《偶然与想象》

由三个短片组成的主题电影,每一个故事都显得荒诞,又好像很自然。故事流畅的像一部节奏感极强的短篇小说,其中最喜欢的是《再度》,女主在车站遇见似乎是高中同学的人,两人相谈甚欢一同回到家中之后,才发现双方都认错了人。
“你看起来与我想象中她的样子一模一样”,记忆从来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可靠,我们以为的深爱,是即使面对面都无法辨认与确认的。

Read more

Posted in: 谈谈钱 | F.I.R.E

F.I.R.E记录 之 不买股票屁事没有 #8

本期的记录应该是截至2021年12月1日的,但年底太忙拖拖拉拉,一直到月中才开始写这期复盘,半个月之间中概股又来了一波跌宕起伏,这两天的资产收益都比之前好看一点了,结论和之前一样,所有的账户只有个股是在亏损的,而且可能会持续亏损,罪魁祸首毫无疑问就是中概股。

计划追踪

目标

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用10年积累资产(投资年化收益10%),实现睡后收入支撑基本生活的目标。

达成率

当前本金完成度46.9%,总资产目标完成度24.75%,较上期记录增加1.96%。

Read mo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