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字言片语 | Book Review

身份政治随想

从波伏娃起,说女人在父权制下的从属地位,是与生物生殖相关的。又或者女权宗教学者提出,基督教存在的父权制以及圣女/妓女的二元分法(同样的说法,在上野千鹤子的《厌女》中也有论述),还有女性主义政理论家指出,欧洲政治哲学的典籍中,总是把女性认为是混乱的制造者、危险的生殖标志,从而将她们从公共领域中排除。

从女性的概念出发,探讨现代社会的工作。现代社会的工作开始呈现女性化趋势,具体表现在:数量上,女性的比例增加了;男女工作时间灵活化;传统“女性性质”的工作越来越重要。虽然称作“工作女性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促进了性别平等,也没有破坏性别分工,相反,它对女性在工作中和工作外的压迫更多了。比如,尽管女性进入了劳动市场,但她仍然要承担家务和生育,她的工作经常是非正式的,条件更加恶劣。在低技能、高密度的工作时长,女性是主导,在劳动力市场中,女性流动的比例越来越大。

与社会工作对应的家庭,也是性别规范化的机器,虽然性别分工受到批判,但它历史悠长。家庭不断在加强性别等级制度和性别规范,并且明确异性恋霸权。但遗憾的是,暂时也没有其他的社会关系和亲密关系可以替代家庭结构。

Read more

Posted in: 字言片语 | Book Review

女性应该怎样活着

妻子们的思秋期
妻子们的思秋期
妻たちの思秋期
[日]斋藤茂男
2020.7.12

前半部分读起来有些像两性婚姻心理咨询,所以更倾向于将这本书作为社会学观察的案例集,书中将很多问题粗暴归因为“幼儿还原主义”,着力于双方成长经历与心理状态的刻画,包括书中专家论述的“男女思维的差异,男性生存多靠在工作上追求利益,而女性往往没有感情就活不下去”,这种所谓的思维差异,也是长期社会性别桎梏的结果,而非先天使然,这一点书中的专家甚至都没有展开论述。作者本人也发现了结论的局限性,因此在后记中强调“思秋期”背后的原因,是社会整体结构的问题。

Read mo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