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人间事 | Work

古格壁画艺术

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形式,也是石窟、 墓葬、寺庙等文化遗迹中最常出现的艺术作品。西藏的藏传佛教壁画,具备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位于西藏阿里札达土林中的古格王朝时期绘制的壁画,是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灭佛之后,藏传佛教再次兴盛的又一艺术高峰。

古格壁画从题材、内容、风格上都有其独有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藏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面貌的方方面面。

一、古格壁画的形成

阿里地区位于雪域之巅,平均高度4500米以上,远远地可以眺望到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脉,由于海拔高、居民少,一直是充满神秘的地区。然而,虽然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但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这里劳作、生活,孕育出象雄文明和藏族本土的宗教“苯教”,后来藏民又建立起盛极一时的统一帝国吐蕃王朝,这里既是南丝绸之路、北丝绸之路、普兰古商道的枢纽,又是尼泊尔、克什米尔、印度等多种域外文化的交汇之处。

古格王朝是吐蕃王朝的后裔于10世纪末在象泉河流域建立的政权,根据考古记录,古格王朝时期的壁画大多绘制于公元11世纪到16世纪,随着佛教在古格王朝的再次兴起,僧侣和供养人逐渐增多,一系列的兴建佛寺、开凿佛窟的礼佛活动持续进行,在现在的阿里札达县境内保留有多处古格王朝时期的遗址,如古格王朝王城遗址(下称古格故城)的红殿、白殿,古格王朝最早的寺院托林寺,东嘎-皮央遗址的石窟,都绘制有各具风格的佛、菩萨、度母、飞天等形象,也有古格人民当时的礼佛、庆典、生活的主题内容,是当时古格王朝佛教文化兴盛的证明。

Read mo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