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风物记 | Travel

关于带家长港澳游的一点攻略-澳门篇

比起香港,澳门更乏善可陈一些,但带家长游的主要目标就是打卡一下著名景观,主打一个来过。澳门的行程如果不是休闲度假的话基本上一天就够了,家长们对于CityWalk也不会特别感兴趣。

如果从香港到澳门的话最好走港珠澳大桥,很多家长对这种民族自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时间也比较快,走港珠澳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直通车,官方名称叫做跨境巴士,在市区就可以上车,开到口岸之后自行过关再换车,到澳门也是直接到市区的一些酒店,主要站点在铜锣湾、旺角等地,因为懒得查询具体的上车时间和方式,所以我选择的是第二种,就是自行前往口岸,再买港珠澳穿梭巴士

香港的港珠澳旅检大楼就在机场旁边,基本市区就是坐之前机场进市区的车子,我从铜锣湾湾仔那边是坐A11,Google Maps可以提前看下发车时间,不是特别准,但可以作为参考。下车进入旅检大楼购票,也可以在公众号“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购票,票价58RMB,同样65岁以上有优惠票价,当场购买的话票价65港币,白天繁忙的话随走随上基本5分钟就发车,全天24小时服务,夜间70港币。

穿梭大巴是双层的,去程上午坐在了楼上第一排,家长体验良好,疯狂拍照录像,感慨祖国河山一片大好。不过下面的水可真黄啊,和上海有的一拼。大桥有一段还是在地下的,穿越一段海底隧道,大概60分钟不到就到澳门和珠海了,根据买的车票,左边澳门右边珠海在不同的入境处出关。

image-20231127184907587

Read more

Posted in: 风物记 | Travel

关于带家长港澳游的一点攻略-香港篇

上周末和朋友各带各妈特种兵三天游玩了一下香港和澳门,虽然行程有点赶,但基本上老年人打卡拍照需求满足了,也算是个圆满结局。

因为三月份才去过一次香港,所以驾轻就熟,这次同行基本上也没有出什么意外,一切的不愉快都是跟家长吵架,这个先按下不表。友情提醒:带家长出去玩的第一要则,就是一切以家长需求为主,不喜欢购物,pass,不喜欢咖啡店,pass……不要想着个人需求和家长需求可以兼顾,除了更累,还徒增各种矛盾。

关于签注有两点小提示:

首先虽然内地只有少数地方开了港澳自由行,也就是签注办下来写的是G签-个人签注,但是现在L签-团队签注在自助通关的时候没有任何区别。这次我妈就是L签,同样可以上海直飞香港,而不是像几年前一样需要什么参加旅行团,或者找旅行团开什么过关纸(淘宝现在还卖10块左右一份,无需办理)。

第二是假如从香港去澳门再回到香港,只需要办理一个香港签注就可以,不需要办理香港两次签,这个是根据香港当局规定,从香港取道去周边(澳门),游玩时间涵盖在停留的7天内,无需二次签注,香港入境官网可查。

这次出门的一大失误是机票买的太早太晚,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选择东航而不是香港航空,香港航空在上海和香港机场都是三等公民,都在卫星厅需要坐火车摆渡,我们早上7点多的飞机,五点就出门了。以至于我睡眠不足,头疼半天。

现在去香港的人少了很多,自助通关也非常快,我六点多到机场,还跑到餐厅吃了个简餐的早点。然后就是一路睡,香港下机后,持港澳通行证入境香港不需要填写那个什么入境申请卡,护照需要的哦!我看好多人都在那边大排队熙熙攘攘的写,直接自助通关进去就好了。

从机场到市区基本上有三种交通工具:

第一是公交车,推荐用Google地图查一下具体路线,比如去湾仔铜锣湾公交车是A11,去尖沙咀星光大道就是A25,车票大约40+港币,目前汇率0.93。

第二是坐机场快线,到九龙站105港币,到香港站115港币,就是机场广告满天飞25分钟快速直达市区的类似磁悬浮的东西,到城里再转地铁啥的。

第三是Taxi,预估要300-400港币,我之前打车到铜锣湾有点堵车是400。在香港打车反正随便几公里100块也很正常。

image-20231123184249682

Read more

Posted in: 人间事 | Work

如何成为一个新上海人?

01

抖音最近搬到了公司隔壁的CBD,不愧是中国互联网的究极归宿,不仅独占6个大楼,楼下的商场连带这片园区改叫抖音生活广场,别名“江湾里”。

某天晚上打车,遇到个司机是本地人,盯着”江湾里“的招牌看半天,和我说,”这地方怎么叫江湾里呢?这里可是五角场啊。“

我心里嘀咕:不是本地人吗?但还是礼貌的回复到:“这地方已经不算五角场呢,属于新江湾街道,所以叫江湾里。”

“你也说这是新江湾啊?你知道江湾镇是什么地方吗?那可是民国时期就很好的区域啊。这新江湾怎么能叫江湾里。”

新江湾为啥不能叫江湾里我懒得吐槽了,但我都准备打开高德地图看看江湾镇又是哪个黄浦卢湾的高贵地区了。

司机师父继续说道:“以前我家在虹口那里,江湾镇,很好的。来五角场上班,五角场可是很穷很穷的,是个大车站……”

司机师父又问:“你是上海人吗?”

听口音就知道我肯定不是啊,否则就要上海话和师父就“下只角”来上一段了。

我很配合的回到:“新上海人。”

Read more

Posted in: 声乐光影 | Media Critic

二十年前你在玩什么游戏?

前因是看到这篇《种田修仙党的年度游戏编年史》,一下想起了初高中时候玩过的古早游戏们,虽然已经过去20年,但现在仿佛还是历历在目。

小时候最早接触电子游戏应该还是住在部队8号院的时候,连队的不知道叔叔家有台盗版FC,”小霸王其乐无穷呀“,玩的第一个游戏应该是坦克大战而不是魂斗罗。为什么这么肯定?因为从那时候就不喜欢玩坦克大战,但魂斗罗的卡带是借来的,不常能玩。后来三四年级玩的好的男同学家里也有,不过他妈妈管的很严格,只能偷偷的。小学另一个男同学家里有电脑,系统装的是超级奇葩的Windows97,后来和很多人聊都根本没听过这系统。他家能玩的游戏现在只记得VR特警呢,枪战啪啪啪。

买第一台电脑是因为在同学家体验了《仙剑奇侠传》,直接被这个奇妙的仙侠世界吸引了,回来撒泼打滚想买电脑,最终我妈答应我考到年级前十就买,结果自然是我有电脑玩了,那是99年。(关于这台电脑的故事简直可以单开一篇文来写,这是对高科技一窍不通的妈妈给我的最好的礼物,虽然中间坎坷非凡,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因为刚开始接触的就是国产仙侠游戏,而且本身对古典文化的爱好支撑着一直对这类游戏充满好感。中学时我大多数玩的应该都是台湾的游戏,比如大宇、智冠、宇峻,特别是大宇,当时可以说是它家游戏铁粉呢。现在看来国产游戏主要以RPG居多,而且大量的改编自武侠小说,或者一部分是借鉴和模仿成功作品,总之能玩下去还能通关的游戏应该基本都觉得不错。

Read more

Posted in: 风物记 | Travel

港岛行记

之前合作的一个项目要在HK举办展览,所以3月份去香港呆了几天。时隔5年重返香港,带着一些许久没有出境的忐忑和快乐——香港也是国内,但待遇总是比一般地方要复杂一些——匆匆的办好签注、预定酒店,再一大早起床开始行程,这奠定了此行的基调,以暴走开始以暴走结束。

安检比想象的快速很多,大约是刚放开,大家出境的热情不高,而且周二早班机多是商务人士。清早的日上免税行都关着门,玻璃柜中空空如也,倒像是歇业,周围遗留着过去三年萧瑟的影子。迷迷糊糊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以前几次来港多是深圳、广州陆地方向而来,从未看到原来香港机场需要从海面降落,离海这么近,仿佛要一头栽进海里。

香港的机场欢迎标语对自身定位是亚洲国际都会,现在看来也是有一点落寞。支付宝、微信在香港发展的不错,到处都有广告,而且乘车折扣,比起兑换货币方便的多,如果不是为了交通折扣,不办八达通也完全没问题 。如果是个人出行,进入市区最方便的应该是乘坐巴士,港铁的快速车虽然时间短,但真的也是太贵。

image-20230619233953068

Read more

Posted in: 风物记 | Travel

明州寺庙游

宁波在唐宋时称为明州,也是历史上作为江南港口地位最重要的时期,特别是与高丽、日本的贸易文化交流日益丰富。到明代,为避国讳,取“海定则波宁”之意,更名宁波,对外贸易也日渐衰落。直到晚清时期,宁波作为通商口岸重新开放,因此也还留了很多殖民时期的建筑。

上一次去宁波是2017年清明前后,走了保国寺、天一阁、宁波博物馆等地方,印象颇好,后来几次江浙周边游都有朋友提名,无奈疫情三年屡屡因为种种原因搁置,终于趁着3月周末空闲休闲游了一把。

之前鹅的电视剧《三体》就是在宁波取景,看到了熟悉的宁波美术馆、天主教堂,但这次市区基本没去,目的很明确就是逛下古寺庙和休闲游。

据说宁波有“东南佛国”之称,但好像去杭州的时候也看到这么说,大概位于东南,寺庙多一些就可以这么自称吧。深挖起来,宁波确实还有在佛教方面很有底蕴,因为靠近普陀山,佛教文化深入本土,我们在几个寺庙都看到虔诚的本地香客。中国最主要的佛教流派就是禅宗,宁波也不例外,其他还有天台宗、净土宗的影响。

因为路线原因,首先去的是位于东郊的阿育王寺。阿育王寺始建于西晋,是国内少有的以印度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命名的寺庙,据传寺中供奉佛祖释迦穆尼舍利。鉴真东渡日本之前曾在此居住弘法,并携带阿育王寺舍利及铜塔渡海,因此该寺在日本也很有声望。
image-20230402133037015

Read more

Posted in: 风物记 | Travel

成都非主流游览路线推荐(含美食攻略)

成都市内

永陵博物馆
外面是广场公园,进入遗迹区域要买门票,有点小,离宽窄巷子比较近。这里是展示和保存五代前蜀开国皇帝王建陵墓的古墓葬博物馆。

明蜀王陵博物馆
之前去找遗址很久都没找到,现在地铁貌似直接有蜀王陵这一站,可以去参观僖王陵、昭王陵地宫、文物展厅。

成都博物馆
每周一闭馆,常设展主要是成都历史方面,但一些特展非常不错,有海外画家真迹,或者瓷器、青铜器方面的

人民公园
无名英雄纪念碑、保路事件纪念碑、鹤鸣茶社。附近很多家老妈蹄花,没有绝对正统的说法,味道都不错。

望江公园
薛涛相关景点参观要买票,鸟屎有点多,夏天在江边区域气味有些不太好。沿着江边走走也蛮舒服,离川大望江校区很近,现在不知道是否开放入内了,之前可以一路把学校也逛了。

Read more

Posted in: 风物记 | Travel

徐州访古记

2月去了徐州,高铁三小时的地方,勉强算是沪上的周边游。“徐州”不算有存在感的城市,上一次出名还是因为著名的、不了了之的“铁链女”事件。因此,我对这个地方的印象挺差的,去完也没有改观。

徐州是中国古代的九州之一,算的上是非常古老的地名之一,但历史上它所涵盖的地域几经变更,在春秋时期可能范围最大,《尚书》记载:“徐,舒也,土气舒缓也。其地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整个汉代,徐州都还一直延续着这个地位,特别是它的地理位置是鲁豫皖苏四省的交通要冲,一直被称为兵家的必争之地。直至南北朝之后,徐州的范围就仅限于当今的徐州市一带了。

徐州的辉煌时代在汉代及汉代之前,相传远古时帝尧封颛顼后裔彭祖在此,所以这里别名彭城;到秦汉之际,项羽曾在此建都;而汉高祖刘邦生于沛丰邑中阳里(今丰县,就是“铁链女”那个丰县),故徐州一直以汉文化名城自居。

image-20230306222146942

Read more

Posted in: 北纬36°04′N | Dairy

记一次雷厉风行的搬家

自2014年来上海,不知不觉已经快要10年了。作为一个很注重确定性的人,我是很不愿意搬家的,受限于生活与工作变动,10年间也搬了三四次。最近一次是年后2月进行的,起因是同事被动毕业,在公司跳蚤群转租房子,我周日返回上海的那天见到照片,周一看房,周二确定租下来,周三周四打包,周五早上就叫了搬家公司搬好了,可谓是闪电搬家。看中房子的理由也很简单,厨房和采光。

image-20230227225040928

不搬家的时候不觉得,打包的时候忍不住哭泣,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怕搬家时候忘记东西,我特意列了个清单:

9个专门购买的打包纸箱,6个带原包装的纸箱(吸尘器、音箱、海底捞火锅,电脑主机、显示器,暖风机),2个宜家纸箱,4个塑料收纳箱(2大2小),1箱日用品,1箱毛绒玩具、10个鞋盒和1袋鞋子,11袋衣物被子,2个行李箱,1个背包,4盒乐高,还有8袋零碎用品、2个饭锅、2袋洗漱用品,1个小手提箱(NS)、1台钢琴、1把吉他,1张椅子和1把钢琴凳、2块滑板,1台电风扇、2个床垫,1张地毯,此外还有羽毛球、登山杖、垃圾桶、挂画若干……

原定计划叫犀牛搬家的依维柯,最后实在担心装不下,叫了个厢货。因为整整有4箱书,搬家师傅一定要称下看是否超重要加钱,结果必然是没有的,一百多本书肯定不到200公斤,但这几箱书也把师傅折腾的够呛。

Read more

Posted in: 谈谈钱 | F.I.R.E

F.I.R.E记录 之 跑赢大盘就没输 #13

本来这篇应该是2022年全年投资消费总结,拖延症发作,搞得现在2023年的1月份都过去了才姗姗来迟。2022年完全没有写投资消费的动力,市场是真的惨淡,一方面封控力度空前,消费市场信心全无;另一方面大疫三年的恶果集中显现出来了,看账面都是亏损,也不敢乱花钱,距离F.I.R.E目标越来越远……23年到底会怎么样还真是不好说啊。

计划追踪

目标

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用10年积累资产(投资年化收益10%),实现睡后收入支撑基本生活的目标。

达成率

当前本金完成度62.33%,总资产目标完成度30.20%,较上期记录增加3.70%。

Read more

Back to Top